排热回收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84185B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710221061.4

    申请日:2017-04-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热回收装置,所述排热回收装置具备:第一配管,其使来自发动机的废气流通;第二配管,其与所述第一配管连通,并对所述第一配管进行迂回;热回收器,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二配管的内部,并在内部循环的冷却水与所述废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对所述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传热抑制机构,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第二配管连接的连接部处,并对从所述第一配管向所述第二配管的热量的传递进行抑制。

    车辆的控制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70722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080027962.6

    申请日:2010-1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08 B60H2001/3273

    Abstract: 发动机1,电子控制单元9,执行补充供冷装置的供冷能力的不足的供冷能力增大控制。电子控制单元9,执行包含供冷装置的控制的车辆的各种控制。此时,电子控制单元,算出供冷装置的供冷能力的目标值,算出在当前的控制下将来能够产生的供冷能力的推定值,比较目标值和推定值,根据其比较结果判定为供冷能力不足的时候实施供冷能力增大控制。并且,电子控制单元9,根据推定值相对于上述目标值的不足程度变更供冷能力增大控制的内容。

    排热回收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8418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221061.4

    申请日:2017-04-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热回收装置,所述排热回收装置具备:第一配管,其使来自发动机的废气流通;第二配管,其与所述第一配管连通,并对所述第一配管进行迂回;热回收器,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二配管的内部,并在内部循环的冷却水与所述废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对所述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传热抑制机构,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第二配管连接的连接部处,并对从所述第一配管向所述第二配管的热量的传递进行抑制。

    车辆的控制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0722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27962.6

    申请日:2010-1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08 B60H2001/3273

    Abstract: 发动机1,电子控制单元9,执行补充供冷装置的供冷能力的不足的供冷能力增大控制。电子控制单元9,执行包含供冷装置的控制的车辆的各种控制。此时,电子控制单元,算出供冷装置的供冷能力的目标值,算出在当前的控制下将来能够产生的供冷能力的推定值,比较目标值和推定值,根据其比较结果判定为供冷能力不足的时候实施供冷能力增大控制。并且,电子控制单元9,根据推定值相对于上述目标值的不足程度变更供冷能力增大控制的内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