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9477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80060026.1
申请日:2018-05-23
Inventor: 吉田昌记 , 新智夫 , 松下淳二 , 小松拓也 , 高塚祐介 , 武田邦义 , 木沢健一 , 小嶋悠介 , 今井惠太 , 奥田弘一 , 田端淳 , 林宏司 , 椎叶一之 , 木村弘道
IPC: F16D13/62 , F16D25/0638 , F16D55/40 , F16D69/00
Abstract: 摩擦板(11)具备:圆板状的板(1A);和摩擦材料(F1、F2),其固定于板(1A)的侧面(1a)。这些摩擦材料(F1、F2)配置为内周侧和外周侧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相对于以板(1A)的中心(CT1)为中心的周向,在内外周向不均匀。由此,在摩擦材料段(F1、F2)的表面获取的润滑油的量增加,且摩擦板(11)与隔板、端板的轴向的拉开力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1611246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880005161.2
申请日:2008-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34 , F16D25/123 , F16D48/02 , F16D2048/0281 , F16D2500/3056 , F16D2500/70406 , F16D2500/70448
Abstract: 液压控制装置,在油温低而工作油粘性高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油泵吸入空气,提高油泵的效率。具有:油盘(25)、油泵(2)、在油盘(25)与油泵(2)之间设置的过滤器(24)、将从油泵(2)供给的工作油的油压调节为规定压力的调压阀(4)、被供给经过调压阀(4)调压后的工作油而进行对工作油的冷却的油冷却器(5)、输入口(6a)与向油冷却器(5)供给的工作油流动的冷却器供给油路(p2)连接而当冷却器供给油路(p2)内的工作油的油压达到规定的开阀压力以上时使输入口(6a)与输出口(6b)连通的冷却器旁通阀(6),以及将冷却器旁通阀(6)的输出口(6b)与油泵(2)的吸入口(21a、22a)和过滤器(24)之间的吸入油路(p1)连接的冷却器旁通油路(p3)。
-
公开(公告)号:CN107000737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580061647.8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实现一种即使混合执行由有级的变速装置进行的变速比的变化和由能够使变速比连续地变化的差动齿轮装置进行的阶段性的变速比的变化,也能够抑制使驾驶员感受到两者的变速感觉的差异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至少对第一旋转电机(MG1)以及第二旋转电机(MG2)的输出扭矩进行控制,以使差动齿轮变速控制执行中的内燃机(EN)的转速以及从变速装置(TM)传递至输出部件(O)的变速输出扭矩的至少一方亦即控制对象参数产生接近变速装置变速控制执行中的控制对象参数的变化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00073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1647.8
申请日:2015-10-23
IPC: B60W10/08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L11/14 , B60L15/20 , B60W10/04 , B60W10/11 , B60W10/115 , B60W20/00 , B60W30/19 , F16H3/66 , F16H3/72
Abstract: 实现一种即使混合执行由有级的变速装置进行的变速比的变化和由能够使变速比连续地变化的差动齿轮装置进行的阶段性的变速比的变化,也能够抑制使驾驶员感受到两者的变速感觉的差异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至少对第一旋转电机(MG1)以及第二旋转电机(MG2)的输出扭矩进行控制,以使差动齿轮变速控制执行中的内燃机(EN)的转速以及从变速装置(TM)传递至输出部件(O)的变速输出扭矩的至少一方亦即控制对象参数产生接近变速装置变速控制执行中的控制对象参数的变化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611246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0880005161.2
申请日:2008-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34 , F16D25/123 , F16D48/02 , F16D2048/0281 , F16D2500/3056 , F16D2500/70406 , F16D2500/70448
Abstract: 液压控制装置,在油温低而工作油粘性高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油泵吸入空气,提高油泵的效率。具有:油盘(25)、油泵(2)、在油盘(25)与油泵(2)之间设置的过滤器(24)、将从油泵(2)供给的工作油的油压调节为规定压力的调压阀(4)、被供给经过调压阀(4)调压后的工作油而进行对工作油的冷却的油冷却器(5)、输入口(6a)与向油冷却器(5)供给的工作油流动的冷却器供给油路(p2)连接而当冷却器供给油路(p2)内的工作油的油压达到规定的开阀压力以上时使输入口(6a)与输出口(6b)连通的冷却器旁通阀(6),以及将冷却器旁通阀(6)的输出口(6b)与油泵(2)的吸入口(21a、22a)和过滤器(24)之间的吸入油路(p1)连接的冷却器旁通油路(p3)。
-
公开(公告)号:CN117662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54951.8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能够向多个润滑对象供给足够量的润滑油并且抑制动力传递装置的成本上升,并且实现由旋转构件驱动的油泵的小型化。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在将来自车辆的动力产生源的动力经由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旋转构件向该车辆的车轮传递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包含与多个旋转构件中的任一个的旋转联动而吸入并排出壳体内的润滑油的油泵;将由该油泵排出的润滑油向第一润滑对象供给的管;以及设置于该管,并将在壳体内被扬起的润滑油向与第一润滑对象不同的第二润滑对象引导的引导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407173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10168500.0
申请日:2008-10-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5 , B60K1/02 , B60K6/365 , B60K6/40 , F16H3/725 , F16H3/728 , F16H2037/0866 , F16H2037/0873 , F16H2200/2007 , F16H2200/2035 , Y02T10/6239 , Y02T10/72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8)、第一电动机(M1)、工作性地连接到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轮(38)的第二电动机(M2)及两个行星齿轮机构(24,26),其中两个行星齿轮机构具有布置成允许驱动系统(10,110)被置于第一工作模式(Lo)和第二工作模式(Hi)中被选定的一个的至少四个旋转元件(RE),在第一工作模式中当从四个旋转元件沿基线位于相应的四个不同位置的共线图看去时与发动机连接的旋转元件和与第一电动机连接的旋转元件配置在与驱动轮及第二电动机连接的旋转元件的相对两侧,在第二工作模式中当从共线图看去时与第一电动机连接的旋转元件和与驱动轮及第二电动机连接的旋转元件配置在与发动机连接的旋转元件的相对两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407173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168500.0
申请日:2008-10-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5 , B60K1/02 , B60K6/365 , B60K6/40 , F16H3/725 , F16H3/728 , F16H2037/0866 , F16H2037/0873 , F16H2200/2007 , F16H2200/2035 , Y02T10/6239 , Y02T10/72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8)、第一电动机(M1)、工作性地连接到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轮(38)的第二电动机(M2)及两个行星齿轮机构(24,26),其中两个行星齿轮机构具有布置成允许驱动系统(10,110)被置于第一工作模式(Lo)和第二工作模式(Hi)中被选定的一个的至少四个旋转元件(RE),在第一工作模式中当从四个旋转元件沿基线位于相应的四个不同位置的共线图看去时与发动机连接的旋转元件和与第一电动机连接的旋转元件配置在与驱动轮及第二电动机连接的旋转元件的相对两侧,在第二工作模式中当从共线图看去时与第一电动机连接的旋转元件和与驱动轮及第二电动机连接的旋转元件配置在与发动机连接的旋转元件的相对两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829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280006248.8
申请日:2012-02-27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B60W10/08 , B60K6/445 , B60L11/14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20/00 , F02N11/04 , F02N11/08 , F02N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5 , B60K6/387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5/2054 , B60L2210/40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1 , B60L2240/486 , B60L2240/507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0/40 , B60W30/18027 , B60W2710/0644 , B60W2710/083 , F02D29/02 , F02N11/006 , F02N11/04 , F02N15/022 , Y02T10/48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 Y02T10/645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 Y02T10/7275 , Y10T47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旋转差减小控制部,其执行使第一旋转电机的转速向使摩擦接合装置的两个接合部件之间的转速差变小的方向变化的旋转差减小控制;接合控制部,其以执行旋转差减小控制为条件,在非同步状态下执行使摩擦接合装置接合的非同步接合控制而使其成为直接连结接合状态;以及起动控制部,其以已成为直接连结接合状态为条件,以形成能够起动内燃机的转速(Nf)的第一旋转电机的转速(Ni)为目标值,使第一旋转电机的转速变化,旋转差减小控制部以第一旋转电机能够输出起动内燃机所需的起动扭矩的转速的范围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Rmin)为极限,使第一旋转电机的转速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328293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80006248.8
申请日:2012-02-27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B60W10/08 , B60K6/445 , B60L11/14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20/00 , F02N11/04 , F02N11/08 , F02N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5 , B60K6/387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5/2054 , B60L2210/40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1 , B60L2240/486 , B60L2240/507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0/40 , B60W30/18027 , B60W2710/0644 , B60W2710/083 , F02D29/02 , F02N11/006 , F02N11/04 , F02N15/022 , Y02T10/48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 Y02T10/645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 Y02T10/7275 , Y10T47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旋转差减小控制部,其执行使第一旋转电机的转速向使摩擦接合装置的两个接合部件之间的转速差变小的方向变化的旋转差减小控制;接合控制部,其以执行旋转差减小控制为条件,在非同步状态下执行使摩擦接合装置接合的非同步接合控制而使其成为直接连结接合状态;以及起动控制部,其以已成为直接连结接合状态为条件,以形成能够起动内燃机的转速(Nf)的第一旋转电机的转速(Ni)为目标值,使第一旋转电机的转速变化,旋转差减小控制部以第一旋转电机能够输出起动内燃机所需的起动扭矩的转速的范围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Rmin)为极限,使第一旋转电机的转速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