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2051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0222876.0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在切换利用的动力传递路径时的发动机转速的变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车辆(1)能够采用利用高速侧的动力传递路径的高速侧发动机行驶模式、利用具有比高速侧的动力传递路径大的减速比的低速侧的动力传递路径的低速侧发动机行驶模式、以及通过马达(MOT)的动力来行驶的混合动力行驶模式。控制装置(100)进行从高速侧发动机行驶模式经由混合动力行驶模式向低速侧发动机行驶模式转换的变速,并且在该变速时,将混合动力行驶模式下的发动机转速(Ne22)设为向该混合动力行驶模式转换时的发动机转速(Ne21)与从该混合动力行驶模式向低速侧发动机行驶模式转换时的发动机转速(Ne23)之间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77882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80018823.9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L15/20 , B60K6/44 , B60K6/52 , B60K17/356 , B60L11/00 , B60L11/14 , B60W10/02 , B60W10/08 , B60W2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 , B60K6/52 , B60K7/0007 , B60K17/046 , B60K17/354 , B60K17/356 , B60K2006/4825 , B60K2007/0053 , B60L7/14 , B60L15/2009 , B60L15/2036 , B60L15/2054 , B60L50/16 , B60L50/50 , B60L2220/46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86 , B60L2240/507 , B60L2260/28 , B60W10/02 , B60W10/08 , B60W20/14 , Y02T10/7258
Abstract: 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电动机(102),其与车轮(W)连接成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离合器(CL),其设于电动机(102)与车轮(W)的动力传递路径上,且通过控制接合力能够变更动力传递路径的动力传递容量;电动机控制装置(108a),其控制电动机(102)产生的动力;接合力控制装置(108b),其控制离合器(CL)的接合力;接合力取得机构(104),其取得离合器(CL)的接合力。电动机控制装置(108b)在电动机(102)未产生动力的状态下接收到动力产生的要求时,基于离合器(CL)的当前接合力、以及为了对电动机(102)的当前旋转状态量下的电动机(102)的最大产生动力进行传递所需的离合器(CL)的接合力即必要接合力,来控制电动机(102)的动力产生的许可及/或禁止。
-
公开(公告)号:CN10326092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80004216.4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7/348 , B60K2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23/0808 , B60K17/35 , B60W30/1846 , B60W2520/10 , B60W2520/266 , B60W2520/28 , B60W2710/0666 , B60W2720/403
Abstract: 在不导致四轮驱动机构的大型化、重量增加以及成本增加等的情况下,以比较简单的控制在从动轮之间的差动旋转变得过大的状况下有效保护差速器等机构。一种四轮驱动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其通过由设置于传动轴(7)与后差速器(11)之间的前后扭矩分配用离合器(10)控制分配到后轮(W3、W4)的驱动力,进行将前轮(W1、W2)作为主驱动轮、后轮(W3、W4)作为副驱动轮的控制,在由车速传感器(S8)检测出的车体速度为120km以下的状态下,由左右后轮速度传感器(S3、S4)检测出的后轮车轮速度左右差为80km以上的状态持续了0.1秒以上时,切断前后扭矩分配用离合器(10)来进行禁止向后轮(W3、W4)分配驱动力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992770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246365.4
申请日:2010-08-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30/18172 , B60W10/119 , B60W10/16 , B60W2520/28 , B60W2720/30 , F16H48/10 , F16H48/22 , F16H48/30 , F16H48/36 , F16H2048/204 , F16H2048/368
Abstract: 一种四轮驱动车辆的扭矩分配控制装置,在四轮驱动车辆起步时,防止副驱动轮发生过度的实际驱动扭矩而使耐久性下降,不会有损车辆的起步性能。当LSD控制部(56)计算出的副驱动轮分配扭矩是预定值以上、左右的扭矩分配离合器的旋转差都是预定值以上、且车体速度传感器(52a)检测出的车体速度是预定值以下时,由于从发动机经由后差速齿轮(16)的左右的扭矩分配离合器传递到左右的副驱动轮的副驱动轮分配扭矩的上限值由离合器扭矩限制部(60)限制,因而在车辆起步时主驱动轮打滑时,可防止副驱动轮产生过大的实际驱动扭矩而使耐久性下降。此时,由于无需减少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因而可将车辆的起步性能的下降抑制到最小限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20515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222876.0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在切换利用的动力传递路径时的发动机转速的变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车辆(1)能够采用利用高速侧的动力传递路径的高速侧发动机行驶模式、利用具有比高速侧的动力传递路径大的减速比的低速侧的动力传递路径的低速侧发动机行驶模式、以及通过马达(MOT)的动力来行驶的混合动力行驶模式。控制装置(100)进行从高速侧发动机行驶模式经由混合动力行驶模式向低速侧发动机行驶模式转换的变速,并且在该变速时,将混合动力行驶模式下的发动机转速(Ne22)设为向该混合动力行驶模式转换时的发动机转速(Ne21)与从该混合动力行驶模式向低速侧发动机行驶模式转换时的发动机转速(Ne23)之间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053471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11514641.3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6/365 , B60K6/387 , B60K6/448 , B60K6/52 , B60K6/547 , B60K7/00 , B60K17/356 , B60L50/15 , B60L50/16 , B60L58/13 , B60W10/08 , B60W10/26 , B60W20/11 , B60W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10、10A),其具备与蓄电池(24)电连接且与左右车轮分别机械地连接的左右电动机(22A、22B),且与内燃机(12)机械地连接的发电机(14)与蓄电池(24)电连接,其中,在牵引力控制时等,可靠地保护蓄电池(24)。将第一电动机及第二电动机(22A、22B)这两个电动机暂时一体处理,基于左右合计电力(Y)来求出两个电动机的合计的允许电力变化幅度(α)即转矩降低量(TD),并将对求出的转矩降低量(TD)简单地进行等分而得到的值作为制约,来控制第一电动机及第二电动机(22A、22B)各自的动力,由此可靠地遵守蓄电池(24)的允许输入输出电力(允许输入电力(Z))。
-
公开(公告)号:CN108778824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80018823.9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7/00 , B60K17/04 , B60K17/354 , B60K17/356 , B60L7/14 , B60L15/20 , B60L50/50 , B60L5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 , B60K6/52 , B60K7/0007 , B60K17/046 , B60K17/354 , B60K17/356 , B60K2006/4825 , B60K2007/0053 , B60L7/14 , B60L15/2009 , B60L15/2036 , B60L15/2054 , B60L50/16 , B60L50/50 , B60L2220/46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86 , B60L2240/507 , B60L2260/28 , B60W10/02 , B60W10/08 , B60W20/14 , Y02T10/7258
Abstract: 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电动机(102),其与车轮(W)连接成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离合器(CL),其设于电动机(102)与车轮(W)的动力传递路径上,且通过控制接合力能够变更动力传递路径的动力传递容量;电动机控制装置(108a),其控制电动机(102)产生的动力;接合力控制装置(108b),其控制离合器(CL)的接合力;接合力取得机构(104),其取得离合器(CL)的接合力。电动机控制装置(108b)在电动机(102)未产生动力的状态下接收到动力产生的要求时,基于离合器(CL)的当前接合力、以及为了对电动机(102)的当前旋转状态量下的电动机(102)的最大产生动力进行传递所需的离合器(CL)的接合力即必要接合力,来控制电动机(102)的动力产生的许可及/或禁止。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184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80068416.5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2 , B60K6/365 , B60K6/387 , B60K6/448 , B60K6/52 , B60K6/547 , B60K7/0007 , B60K17/356 , B60K2005/006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 B60L11/12 , B60L11/14 , B60L11/18 , B60L11/1862 , B60L2220/42 , B60L2240/423 , B60L2240/545 , B60L2260/28 , B60W10/08 , B60W10/26 , B60W20/00 , B60W20/11 , B60W30/02 , B60W2510/246 , B60W2510/305 , B60W2710/083 , B60W2710/244 , B60W2720/406 , Y02T10/6234 , Y02T10/6243 , Y02T10/6265 , Y02T10/646 , Y02T10/7005 , Y02T10/7022 , Y02T10/7044 , Y02T10/705 , Y02T10/7077 , Y02T10/7258 , Y10S903/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10、10A),其具备与蓄电池(24)电连接且与左右车轮分别机械地连接的左右电动机(22A、22B),且与内燃机(12)机械地连接的发电机(14)与蓄电池(24)电连接,其中,在牵引力控制时等,可靠地保护蓄电池(24)。将第一电动机及第二电动机(22A、22B)这两个电动机暂时一体处理,基于左右合计电力(Y)来求出两个电动机的合计的允许电力变化幅度(α)即转矩降低量(TD),并将对求出的转矩降低量(TD)简单地进行等分而得到的值作为制约,来控制第一电动机及第二电动机(22A、22B)各自的动力,由此可靠地遵守蓄电池(24)的允许输入输出电力(允许输入电力(Z))。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184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480068416.5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10、10A),其具备与蓄电池(24)电连接且与左右车轮分别机械地连接的左右电动机(22A、22B),且与内燃机(12)机械地连接的发电机(14)与蓄电池(24)电连接,其中,在牵引力控制时等,可靠地保护蓄电池(24)。将第一电动机及第二电动机(22A、22B)这两个电动机暂时一体处理,基于左右合计电力(Y)来求出两个电动机的合计的允许电力变化幅度(α)即转矩降低量(TD),并将对求出的转矩降低量(TD)简单地进行等分而得到的值作为制约,来控制第一电动机及第二电动机(22A、22B)各自的动力,由此可靠地遵守蓄电池(24)的允许输入输出电力(允许输入电力(Z))。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186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80067833.8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3/102 , B60K6/44 , B60K6/52 , B60K6/547 , B60L3/0023 , B60L3/108 , B60L7/10 , B60L15/2009 , B60T8/1761 , B60T8/17616 , B60W40/10 , Y02T10/645 , Y02T10/646 , Y02T10/72 , Y02T10/7258 ,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由电动机对车轮进行驱动/制动的驱动/制动状态的切换时的车轮的过度滑移的错误判定且提高判定精度的车辆的滑移判定装置。在本发明的滑移判定装置中,在对后轮(WRL、WRR)进行制动/驱动的后马达(41、61)的转速即第一马达转速(NMOT1)及第二马达转速(NMOT2)达到基于车轮转速(NWFL、NWFR、NWRL、NWRR)而设定的基准转速(NMREF)时,判定为后轮(WRL、WRR)产生过度滑移。在后马达(41、61)的目标转矩(TROBJ)的符号反转时,将基准转速(NMREF)变更为第一马达转速(NMOT1)及第二马达转速(NMOT2)更加难以达到的值,或者禁止过度滑移的判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