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封装方法及芯片封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48954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510849034.2

    申请日:2015-11-27

    Inventor: 谭小春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封装方法及芯片封装结构,所述封装方法包括:在载体表面的第一区域上形成焊线管脚,并在芯片的非有源面形成绝缘层,然后将芯片通过所述绝缘层粘贴到载体表面的第二区域,在进行引线键合和塑封工艺后,将载体与塑封体相剥离,使得绝缘层和焊线管脚裸露在塑封体的表面。这种封装方法形成的封装结构在贴装到PCB板上时,可保证芯片的非有源面与PCB之间的绝缘性,保证了封装结构的电气特性。此外,所述封装方法,无需使用预先制作好的引线框架,而是在封装的过程中形成焊线管脚,有利于提高封装设计的灵活性。

    封装组件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1753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07499.9

    申请日:2014-10-31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制造封装组件的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引线框,所述引线框包括第一表面暴露的多条引线;在引线框上安装多个层面的电子元件,使得至少一个层面的电子元件与所述多条引线中的至少一组引线的第一表面电连接;以及去除基板的至少一部分,使得所述多条引线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暴露用于外部连接。该方法无需在制造过程中翻转半导体结构,可以提高封装组件的产量、降低成本并且提高封装质量。

    封装组件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0936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03661.3

    申请日:2014-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6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制造封装组件的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引线框,所述引线框包括第一表面暴露的多条引线;在引线框上安装多个层面的电子元件,使得至少一个层面的电子元件与所述多条引线中的至少一组引线的第一表面电连接;以及去除基板的至少一部分,使得所述多条引线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暴露用于外部连接。该方法无需在制造过程中翻转半导体结构,可以提高封装组件的产量、降低成本并且提高封装质量。

    集成电路组件及其封装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3985694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42479.X

    申请日:2014-05-30

    Inventor: 叶佳明 谭小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6245 H01L2924/1305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组件及其封装组件。所述集成电路组件包括:半导体裸芯片,包括分为m组的多个电子器件,每个电子器件包括不同极性的n个电极,其中m和n分别是大于1的整数;第一绝缘层,位于半导体裸芯片的所述表面上方;以及i个电源总线,分别包括位于第一绝缘层上的平面延伸部分和穿过第一绝缘层连接器件的各个电极的多个垂直通道部分,其中i是大于1并且小于等于m*n的整数,其中,所述i个电源总线中的至少一个电源总线将至少两个电子器件组中的所有器件的一个电极彼此电连接,以及所述i个电源总线中的每一个连接至一个外部连接端子。该集成电路组件可以避免使用指状引脚的引线框,从而可以简化引线框设计,并且减小互连电阻和改善散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