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253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30150.6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河北医科大学
IPC: C08G83/00 , B01J31/22 , C07C247/16 , C07C247/10 , C07C247/18 , C07H15/234 , C07H1/00 , C07D333/20 , C07D213/42 , C07D21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活性异金属CuIn‑MOF催化剂和其制备方法及其催化氨基合成有机叠氮化物的方法和应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3,5‑二(4‑羧基苯基)吡啶配体构筑的异金属CuIn‑MOF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氨基化合物制备叠氮化合物的应用。本发明方法为:用CuIn‑MOF为反应催化剂,将氨基化合物加入反应器中,在特定温度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分离提纯,即得到相应的有机叠氮化合物。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反应纯度高以及对高活性氨基化合物也适用的特点,适合工业化生产,为后续高活性天然氨基化合物参与点击化学提供思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756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56550.1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沈阳思拓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7C24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刻胶引发剂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4,4'‑(丙烷‑2,2‑二基)双((4‑叠氮苯氧基)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为原料,在低温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反应形成重氮盐,然后重氮盐与叠氮化钠在低温条件下反应,反应液中加入萃取溶剂,然后分液,将萃取溶液倒入析出溶剂中析出固体,即得到双叠氮化合物4,4'‑(丙烷‑2,2‑二基)双((4‑叠氮苯氧基)苯)。将得到的固体进行核磁氢谱鉴定及液相色谱检测,结果显示,所制备得到的产品结构为4,4'‑(丙烷‑2,2‑二基)双((4‑叠氮苯氧基)苯),纯度可达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57408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011060056.8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207/452 , C07D207/448 , C07D311/18 , C07D207/46 , C07C247/12 , C07C247/04 , C07C247/16 , C07C247/18 , C07C319/20 , C07C319/22 , C07C323/52 , C07C323/25 , C07C265/12 , C07C231/12 , C07C237/04 , C07C221/00 , C07C225/06 , C07C237/32 , C07C273/18 , C07C275/24 , C07C269/06 , C07C271/16 , C07C201/12 , C07C205/34 , C07D213/71 , C07C235/78 , C07C327/22 , C07C205/43 , C07C243/28 , C07C323/60 , C07D203/04 , C07D339/04 , C07C257/06 , C07D213/82 , C07D495/04 , C07K1/14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通式(I)所示的光诱导的多功能交联剂,该类交联剂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中的应用,如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该类交联剂能够用于细胞裂解液的生物学样品或者细胞中,进行捕捉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者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相互作用,并用于后续蛋白质富集和蛋白质交联质谱分析中的应用。所述的光诱导多功能交联剂在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潜力和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588693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991014.3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河南师范大学
IPC: C07C24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基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为:将碘代芳基类化合物、叠氮化钠、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和催化剂加入到装有溶剂的反应容器中,再将反应混合物于60‑105℃搅拌反应,TLC跟踪检测至反应完全,再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氨水,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并用饱和食盐水洗1次,取有机相干燥,抽滤,旋除溶剂,柱层析纯化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所用的原料简单易得,催化剂铜源的选择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相对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84917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80038716.9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巴斯夫欧洲公司
IPC: C08K5/28 , C07C247/00 , C07C24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02118 , C07C247/16 , C07C2603/18 , C07D333/20 , C07D333/22 , C08J3/24 , C08J3/28 , C08J2325/06 , C08K5/28 , C08K5/45 , C09D125/06 , H01L51/0018 , H01L51/052 , H01L51/0541 , H01L51/05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式(1)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包含这些化合物的溶液、使用该溶液制备器件的方法、可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器件及双叠氮化物型化合物作为交联剂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419364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94041.3
申请日:2014-08-1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7C24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中间体、高分子材料单体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廉价易得的硝基化合物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先与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再依次与亚硝酸钠及叠氮化钠分别发生氧化及叠氮化反应,生成有机叠氮系列产物,本发明所述反应连续进行,而中间产物不需分离;本方法具有成本低、反应效率高、操作便利等优点,有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所合成的有机叠氮化合物含有叠氮基高能活性官能团,可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相关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277928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680028955.1
申请日:2006-07-04
Applicant: 新加坡国立大学
Inventor: 何健鸿 , 蔡丽丽 , 孔祥熙 , 桑卡兰·西瓦拉摩克里希南 , 谢柏俊
IPC: C07C247/16 , G03F7/008 , B05D1/00 , H01L21/02 , C08F273/00 , H01L51/30 , C08F27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47/16 , C07C247/18 , G03F7/038
Abstract: 提供一类交联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包含(i)一个或多个氟代芳基;以及(ii)一个或多个可电离基团,其中所述交联化合物可溶于至少一种极性溶剂中。还公开了制备所述交联化合物的方法。还提供可通过制备所述交联化合物的方法得到的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448385A
公开(公告)日:2003-10-15
申请号:CN03110793.1
申请日:2003-03-28
Applicant: 东洋合成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竹田美音子
IPC: C07C24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4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叠氮基肉桂醛化合物,当用作提供光致抗蚀剂的感光单元的中间体时,该化合物引入一种在曝光部分以及未曝光部分之间有高灵敏度和高反差的感光部分,而且该化合物本身也可以用作感光部分。所述的肉桂醛化合物如式(I)所示:其中R代表低级烷基,Y代表H或磺酸盐基团。
-
公开(公告)号:CN114829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80038581.1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 美国政府退伍军人事务部
Inventor: M·雷蒂格 , M·E·荣格 , D·E·N·G·拉尔拉格 , J·安
IPC: C07C49/235 , C07C49/597 , C07C49/697 , C07C69/003 , C07C233/09 , C07C233/13 , C07C233/31 , C07C233/40 , C07C233/57 , C07C233/61 , C07C233/52 , C07C247/16 , C07C255/46 , C07C311/00 , C07D207/27 , C07D207/273 , C07D207/38 , C07D211/70 , C07D213/46 , C07D263/32 , C07D303/32 , C07D307/46 , A61K31/122 , A61K31/165 , A61K31/18 , A61K31/336 , A61K31/341 , A61K31/4015 , A61K31/421 , A61K31/4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用于抑制或降解雄激素受体的N‑端结构域的化合物和方法,以及用于治疗诸如前列腺癌等癌症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26212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980039163.1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德山
Inventor: 关雅彦
IPC: C07C247/16 , B01J27/055 , B01J31/04 , C07C227/18 , C07C229/60 , C07C247/18 , C07D235/26 , C07B6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苯胺衍生物作为起始原料来制造α‑叠氮苯胺衍生物或α,α’‑二叠氮衍生物的方法。本发明包括通过在水、过硫酸盐和铜化合物的存在下使式(1)所示的苯胺衍生物与叠氮化剂接触来制造式(2)所示的α‑叠氮苯胺衍生物或α,α’‑二叠氮衍生物的方法(式(1)中,R1~R5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氰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碳数1~12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碳数1~12的烷氧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碳数7~14的芳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碳数2~13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碳数2~7的烷氧基羰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碳数1~20的羰基、或邻接的基团可以一起形成脂肪族烃环、芳香族环或杂环。式(2)中,R1~R3和R5分别与式(1)的R1~R3和R5含义相同,R4为叠氮基(N3)或与式(1)的R4含义相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