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796896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580046019.2

    申请日:2015-07-31

    IPC分类号: H01L21/60

    摘要: 多个电极焊盘包括在半导体元件(10)的一面(11)中位于角部(13)侧的第1焊盘(21)、和比第1焊盘(21)距角部(13)更远的位置的第2焊盘(22)。连接于第1焊盘(21)的第1线材(51)的杨氏模量小于连接于第2焊盘(22)的第2线材(52)的杨氏模量。由第1线材(51)和第1焊盘(21)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层(71)的厚度(d1)比由第2线材(52)和第2焊盘(22)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层(72)的厚度(d2)厚。

    半导体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42954A

    公开(公告)日:2004-11-03

    申请号:CN200410031265.4

    申请日:2004-03-26

    IPC分类号: H01L23/34 H01L23/40 H05K7/20

    摘要: 一种半导体模块(100)包括固定型和可变形型冷却器(2、3),以及夹在这些冷却器之间的平的半导体封装件(1)。半导体封装件与固定型冷却器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固定的,而与可变形型冷却器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变化的。可变形型冷却器包括由金属薄板制成的覆盖冷却剂腔(3a)的可变形件(31)。半导体模块包括使得固定型冷却器朝着可变形型冷却器按压的夹持装置(20)。夹持装置的紧固调节螺钉(201、202)使得按压框架(203)接近可变形型冷却器的冷却器主体(32)。因此,半导体封装件通过固定型冷却器按压,同时可变形件稍微变形。这增强了半导体封装件和可变形件之间的通过绝缘件(17)的接触程度。

    半导体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9689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46019.2

    申请日:2015-07-31

    IPC分类号: H01L21/60

    摘要: 多个电极焊盘包括在半导体元件(10)的一面(11)中位于角部(13)侧的第1焊盘(21)、和比第1焊盘(21)距角部(13)更远的位置的第2焊盘(22)。连接于第1焊盘(21)的第1线材(51)的杨氏模量小于连接于第2焊盘(22)的第2线材(52)的杨氏模量。由第1线材(51)和第1焊盘(21)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层(71)的厚度(d1)比由第2线材(52)和第2焊盘(22)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层(72)的厚度(d2)厚。

    双面冷却型半导体模块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32441C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410031265.4

    申请日:2004-03-26

    IPC分类号: H01L23/34 H01L23/40 H05K7/20

    摘要: 一种半导体模块,其包括固定型和可变形型冷却器(2、3),以及夹在这些冷却器之间的平的半导体封装件(1)。半导体封装件与固定型冷却器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固定的,而与可变形型冷却器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变化的。可变形型冷却器包括由金属薄板制成的覆盖冷却剂腔(3a)的可变形件(31)。半导体模块包括使得固定型冷却器朝着可变形型冷却器按压的第一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的紧固调节螺钉(201、202)使得按压框架(203)接近可变形型冷却器的冷却器主体(32)。因此,半导体封装件通过固定型冷却器按压,同时可变形件稍微变形。这增强了半导体封装件和可变形件之间的通过绝缘件(17)的接触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