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车距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16290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69803.5

    申请日:2015-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车距的方法和装置,属于计算机领域。该方法包括:对第一车辆前方道路进行拍摄,得到道路图像,并从该道路图像中提取车道的内车道线;根据该内车道线,计算第一车辆的行驶方向与该内车道线之间的偏航角;确定该车道内是否存在第二车辆;如果该车道内存在第二车辆,计算第一车辆与第二车辆之间相对于第一车辆的行驶方向的第一横向距离和第一纵向距离;根据该偏航角、第一横向距离和第一纵向距离,计算第一车辆与第二车辆之间相对于该内车道线方向的第二横向距离和第二纵向距离。该装置包括:拍摄模块,提取模块,第一计算模块,确定模块,第二计算模块和第三计算模块。本发明提高了检测车距的准确性。

    一种纵向避撞提醒和自动跟随集成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15548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39409.8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nventor: 袁朝春 刘逸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纵向避撞提醒和自动跟随集成系统及方法,属于车辆避撞领域,该系统包括避撞模式选择单元、感知单元、中控ECU单元、提醒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感知单元获得前方障碍物的类型数量、目标车辆在车道线中的位置、自车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发送到中控ECU单元,通过D-S证据理论进行安全状态的综合判断,最后确定前方障碍物的个数,自车与前方目标车辆的相对距离vrel、相对速度srel和加速度a,最大限度的减少所述车载雷达和所述车载相机产生虚警的情况,所述中控ECU单元生成指令,提醒单元和执行单元执行相关的动作,本发明减少误警率的同时,提高响应速度,同时满足不同路况时的避撞需求,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

    队列行驶控制系统及车辆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92752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0980155048.7

    申请日:2009-01-20

    Inventor: 志田充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161 B60W30/165 G08G1/22

    Abstract: 队列行驶控制系统是通过最优控制(LQ控制)来控制各车辆的行驶状态以使例如5台车辆组成队列行驶的系统。该5台车辆中的后续4台车辆的加速度指令值被决定为使规定的评价函数最小的值,评价函数基于各车辆彼此的车间距离的误差、各车辆彼此的车辆间相对速度、各车辆的加速度指令值而算出。

    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车辆协同跟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6592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29497.4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孙棣华 赵敏 王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车辆协同跟随方法,包括:S1.采集本车行驶数据和前车行驶数据;S2.基于本车行驶数据和前车行驶数据建立可变时距安全距离模型;S3.基于前车行驶数据、本车行驶数据和可变时距安全距离模型建立车辆协同跟随模型;S4.根据车辆协同跟随模型计算出本车的理想加速度并传输给执行机构,使车辆的实际加速度跟随理想加速度值变化。本发明通过车车通信获取前车信息、并结合自车行驶信息建立考虑前车信息的可变时距安全距离模型,通过将决策的理想加速度传输给车辆动力学模型,控制油门、制动使车辆的实际加速度跟随理想加速度值变化,实现车辆之间理想车间距的保持,本车稳定可靠的跟随前车行驶,提高行车安全性。

    车辆的驾驶辅助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92070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609370.9

    申请日:2017-07-25

    Inventor: 田村悠一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的驾驶辅助装置。即使在不利条件下的行驶中,在无法准确识别前行车辆的左右端点中的一个的情况下也能高精度且稳定地检测前行车辆的车宽中心。基于车载照相机拍摄到的图像数据检测前行车辆此次的左右端点Xl_now、Xr_now,根据与上次求出的左右端点Xl_old、Xr_old的差值求出变化量ΔXl、ΔXr,在该变化量中的一个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基于阈值以下的端点Xl_now或Xr_now和根据过去的左右端点Xl、Xr间的距离求出的前行车辆宽度的最大值W_max,求出前行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心(前行车辆中心)Xf(Xf=Xr_now-(W_max/2)或Xf=Xl_now+(W_max/2))。

Patent Agency Ranking